產業新聞

台電將推新版時間電價吸引裝設

分享:

 

(工商時報報導 2025.06.11)

全球AI浪潮,電力結合儲能系統是穩定電力趨勢,根據國際能源總署(IEA)統計,2030年全球整體儲能容量將較目前大增6倍。經濟部表示,國內「表前儲能(發電廠端)」的部分已很完整,接下來將以「表後儲能(用戶端)」為推動重點。配合表後儲能元年起跑,台電亦呼應,未來將推出新版時間電價,拉高尖離峰價差,提供各界裝設誘因。

 

工研院今(11日)與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舉辦「科技儲能與系統韌性應用研討會」,邀請經濟部能源署、台電、永豐餘子公司永餘智能、安瑟樂威等專家,共同分享儲能產業前景以及實際成功案例。經濟部能源署副署長吳志偉指出,國內現在「表前儲能」的部分,已經推得相對完整了,也達2025年1000MW目標。經濟部現在要推的是所謂「表後儲能」,用戶端儲能將是推動重點。除進行電力系統尖離峰期間的電力移轉,業者也可進行自我用電管理。

 

業者安瑟樂威執行長鄭智文說明,台灣儲能應用分為「表前」、「表後」兩種,表前是指安裝在發電廠或電網端,因市場設計目前多由台電自行建置或利用;表後儲能則是安裝在用戶端,如企業廠辦等。其中,「表後儲能」在台灣除了能透過台電的電力交易平台進行銷售,行有餘力還可以進入工廠,未來性可期。

台電總經理王耀庭表示,公司已於桃園、台南、高雄等地建置大型電網級儲能系統,同時透過2021年上路的電力交易平台,讓民間儲能系統可參與多元電力商品;對於科技儲能(表後儲能)政策鼓勵用戶端設置儲能,台電會重新設計時間電價費率,拉高尖離峰價差,提供業者足夠設置誘因。

 

目前國內儲能系統於工業場域已有不少應用成果,永餘智能總經理陳貽評就說,以永豐餘為例,目前已建置全台首座汽電共生結合表後儲能系統,優化廠區能源使用效率;並於自家造紙工廠內建造工業微電網儲能系統,結合廠內再生能源與多元發電機組,進行最佳化能源調度與應用。

 

相關訊息

產品比較

你的比較總計 0 件產品

我們使用 Cookie 以允許我們網站的正常工作、個性化設計內容和廣告、提供社交媒體功能並分析流量。我們還同社交媒體、廣告和分析合作夥伴分享有關您使用我們網站的信息

隱私權偏好設定中心

我們使用 Cookie 以允許我們網站的正常工作、個性化設計內容和廣告、提供社交媒體功能並分析流量。我們還同社交媒體、廣告和分析合作夥伴分享有關您使用我們網站的信息

管理同意設定

必要的Cookie

一律啟用

網站運行離不開這些 Cookie 且您不能在系統中將其關閉。通常僅根據您所做出的操作(即服務請求)來設置這些 Cookie,如設置隱私偏好、登錄或填充表格。您可以將您的瀏覽器設置為阻止或向您提示這些 Cookie,但可能會導致某些網站功能無法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