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業新聞

電力供需失調 催生歐洲儲能商機

分享:

 

 

隨著歐洲電力市場供需失調,再生能源產出在日間供過於求,業者找到了解決辦法:電池,運用儲能技術提高供電穩定度,也帶來龐大的投資機會。

歐洲的再生能源產出在日間供過於求,導致價格跌到負值,過剩發電量形成浪費,但數小時後,風力減弱或太陽下山,電價又回升,反映供需失調,導致價格劇烈擺盪。

三年前,卡斯爾頓國際商品公司(CCI)分析師團隊開會,討論如何利用歐洲電力市場負電價現象獲利,CCI交易員不習慣的是,在不需要時儲電、卻又在價格上漲時賣出,比交易銅、原油等大宗商品困難多了,最後找到解決辦法:電池。

 

CCI是大宗商品交易圈對公用事業級電池的早期投資者之一,近來競爭對手日增,包括重量級業者Vitol集團和托克集團(Trafigura),注意力已轉向電池事業,先購買並儲存電力,然後賣回電網,尤其鎖定歐洲。

 

CCI已在歐洲的英國、荷蘭和德國等再生能源密集地區,大買工業用電池資產,並已買下儲電開發商S4 Energy BVvo Lower48 Energy BESS公司的多數股權,還打算參與投資一項潛在儲電容量10 GW(百萬瓩)的計畫,預計2027年底前投入6億至10億美元。

 

交易員希望,這些投資有助於利用電價劇烈波動獲利,而隨著電池愈來愈便宜、性能也愈來愈佳,獲利空間更大。皮洛說:「訣竅在於,必須在許多不同的地點,都備妥這些資產,才能從事這種大規模交易。」近年來歐洲再生能源欣欣向榮,儲電投資步調卻跟不上。如今利用電池與其衍生的交易機會,有助於緩解供電失衡的問題,具體做法是,在發電過剩時提高儲電量,然後在可再生發電量下滑時賣出。

 

公用事業級電池的大小和外觀近似於海運貨櫃,常坐落於大量再生能源發電與電網的接口處附近,例如靠近蘇格蘭風電場或德國巨型太陽能電電池陣列。

 

電池事業吸引投資人的地方,不只是能低價購入儲存的電力後、再以較高價格賣出,還能以協助維持電網穩定的輔助服務賺錢。電池成本日益降低,加上技術改良能提高電池每單位的儲存電量,並讓業者更能抓準最佳時間點,把電力釋出至電網,讓獲利最大化。

 

但進入這個市場最大的障礙包括:取得所需用地以及電網連結授權。若能克服這些障礙,並能善用電池成本日益降低的好處,電池生意展望亮麗。

 

相關訊息

產品比較

你的比較總計 0 件產品

我們使用 Cookie 以允許我們網站的正常工作、個性化設計內容和廣告、提供社交媒體功能並分析流量。我們還同社交媒體、廣告和分析合作夥伴分享有關您使用我們網站的信息

隱私權偏好設定中心

我們使用 Cookie 以允許我們網站的正常工作、個性化設計內容和廣告、提供社交媒體功能並分析流量。我們還同社交媒體、廣告和分析合作夥伴分享有關您使用我們網站的信息

管理同意設定

必要的Cookie

一律啟用

網站運行離不開這些 Cookie 且您不能在系統中將其關閉。通常僅根據您所做出的操作(即服務請求)來設置這些 Cookie,如設置隱私偏好、登錄或填充表格。您可以將您的瀏覽器設置為阻止或向您提示這些 Cookie,但可能會導致某些網站功能無法工作。